2014/12/19 7:39:18 來源:www.f-dom.com 點擊次數:
我國是集裝箱生產大國,產量占全球總量九成以上。特種集裝箱所用紫銅排要求質量輕、強度高,生產企業需要長期從國外大量進口冷軋薄鋼板。毛新平牽頭研發的超高強1.1毫米熱軋鋼板,性能與進口鋼材相同,每噸成本卻低1500元,大規模生產后使國內集裝箱用鋼迅速實現國產化。并助力企業開發出“新一代輕量化”集裝箱,使集裝箱的重量減輕15.2%,推動了全球物流運輸裝備升級換代。
隨著高端裝備工業的發展,我國對高品質特殊鋼需求量與日俱增。為此,10月中旬紫銅排價格普遍上漲100元/噸左右毛新平他們提出了基于薄板坯連鑄連軋流程生產高品質特殊鋼的技術路線,開發出六個系列三十五個牌號的高品質特殊鋼熱軋寬帶鋼,其中SKS51為國內次開發,改變了高品質特殊鋼大量依賴進口的局面,提高了相關產業的競爭力。
20多年來,毛新平堅持在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前沿耕耘,獲得3項****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工程設計銀質獎、1項中國專利****獎;授權發明專利23件,發表論文160余篇,其中SCI和EI收錄60余篇次。不久前毛新平還獲得屆中國“杰出工程師獎”。
而毛新平為之奮斗的這個產業也早已今非昔比。據統計,我國已擁有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13條,產能3500萬噸,成為世界上擁有產線多、產能大的****。面對這些成績,毛新平認為:“作為一個占全球總產量一半的鋼鐵大國,中國離鋼鐵強國還有很大距離,探索鋼鐵生產低成本高性能的工藝永無止境,需要不斷創新。”
今年,鋼材價格跌幅超過三成。供過于求的市場環境為我國爭取鋼材定價權提供了****的機會。于是,定價權爭奪戰在幾條戰線全面鋪開: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試基差定價模式;上海清算所(下稱“上清所”)上線鋼材掉期;北京國際鋼材業權交易所(下稱“北鋼材所”)引入重量級股東,做大成交量。日前,上清所鋼材掉期完成中國單鋼材掉期交易,而其設立鋼材掉期的初衷,就是為了爭取中國鋼材定價權。
2002年以來,我國鋼材持續供不應求,價格拉升引發全球鐵鋼材擴產。然而,到了去年,驟增的鋼材產能卻遭遇了需求停滯,過剩陰霾開始籠罩鋼材行業。中鋼協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鋼材供應超過需求5200萬噸。
一般而言,限產保價是價格驟跌時,廠商通常采取的護市政策。但是,面對價格驟跌,海外鋼材山卻在盡力挖掘產能。傳統三大鋼材山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亞力拓、必和必拓所產鋼材運到中國的成本約每噸40美元左右,而每噸鋼材價在90美元左右,它們利潤仍然豐厚,因此,加大生產能提升經濟效益。
中國鋼材資源貧乏,對外依存度曾接近70%,鋼鐵企業備受高鋼材價之苦。為了打破國際鋼材業巨頭對鋼材源的壟斷,從2008年起,中國實施了鐵鋼材鋼材供應安全戰略,大量中國自產鋼材和海外權益鋼材投資將在今明兩年形成產能,屆時中國將實現50%以上鋼材自給。然而,中國鋼材平均品位在20至40%;而澳大利亞、巴西等鐵鋼材品位都在60%左右。以此測算,中國鋼材企業生產成本約每噸100美元左右,當鋼材價格跌破90美元,中國企業運營艱難。據了解,目前已有約20%至30%的鐵鋼材山關停。